-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秀菊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血液疾病、藥物影響、免疫系統問題和其他疾病。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9-07-27 20:31
1.生理性因素:如部分正常人在特定時期可能出現,通常無明顯危害,無需特殊處理。
2.血液疾病:像再生障礙性貧血等,會影響血小板生成,導致比率偏低,需針對性治療。
3.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肝素等,可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引起比率變化。
4.免疫系統問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可能破壞血小板,影響比率。
5.其他疾病:如肝硬化導致脾功能亢進,也會使大血小板比率降低。
大血小板比率偏低是否有大礙,需綜合其他檢查結果及臨床表現判斷。如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大血小板可見于一些血小板破壞過多的患者,以及骨髓生成不良、骨髓發育異常的患者,該類患者通常需要做檢查,進行比較明確的診斷,再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大血小板比例低,如果血小板數量正常,患者可以進行隨訪,因為沒有太多臨床意義;如果伴有血小板數量高,建議要按血小板增高的情況完善檢查,明確血小板增高的原因。另外,血小板減少也要做相應的檢查,看是免疫性因素、非免疫性因素,還是消耗性因素導致,然后再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2019-07-26 1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