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肌無力患者的運動選擇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病情程度、病因、身體狀況、治療情況和康復進展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9-07-26 18:22
1.病情程度:輕度肌無力患者的肌肉力量相對較好,可進行一些輕度的有氧運動,如散步、瑜伽等;而重度患者肌肉無力嚴重,運動需極為謹慎,甚至可能暫時不適合運動。
2.病因:神經源性肌無力,如重癥肌無力,需避免過度勞累;肌源性肌無力,如肌營養不良,運動強度和方式也有特定要求。
3.身體狀況:若同時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運動計劃需充分考慮這些疾病的限制。
4.治療情況:在使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治療期間,運動應遵循醫生建議,防止藥物副作用影響運動安全。
5.康復進展:隨著康復效果的提升,可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和時間,但要密切觀察身體反應。
總之,肌無力患者的運動選擇是一個綜合性的考量,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個體情況制定合適的運動方案,以促進康復,提高生活質量。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患者您好,注意適量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但不能運動過量,特別是重癥肌無力病人運動過量會加重癥狀,所以病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些有助于恢復健康的運動。病情較重的病人或長期期臥床不起的病人,應給予適當的按摩防止褥瘡的產生。在治療上病人應有良好的心態與康復的信心。鼓勵病人和病人本身應該有積極樂觀的治療信心,減少病人的心里負擔,避免精神剌激和過度腦力體力勞累。
2019-07-26 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