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虹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新生兒42天出現肚臍疝氣較為常見,多因腹內壓增高致腸壁膨出。一般為良性,部分可隨生長發育自行好轉,但若情況嚴重需及時治療。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9-07-31 09:34
1.疾病原理:新生兒腹壁肌肉薄弱,當哭鬧、咳嗽等導致腹內壓升高時,腹腔內容物易從臍部薄弱處突出形成臍疝。
2.癥狀表現:臍部可見突出腫物,安靜或平臥時可回納,腫物較大時可能伴有疼痛。
3.保守治療:減少寶寶哭鬧,保持大便通暢。可用臍疝帶適當加壓包扎,但要注意松緊適度。
4.藥物輔助: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疝氣貼等輔助治療,但效果因人而異。
5.手術指征:若臍疝直徑超過2厘米,或經保守治療2歲后仍未愈合,可能需手術治療。
6.日常護理:注意觀察臍部腫物變化,避免摩擦和感染。
新生兒臍疝多數預后良好,家長不必過度緊張,密切觀察,必要時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