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凱勝 主任醫師
揭陽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二區
-
腦硬化,臨床稱為腦動脈硬化,系指腦內動脈壁增厚、彈性降低、管腔變窄,常見誘因涵蓋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飲酒及遺傳因素等。疾病初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病情進展,可出現頭痛、眩暈、記憶力下降乃至腦卒中等嚴重并發癥。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19-09-29 13:44
1.病因解析: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長期存在,加速腦動脈硬化的進程。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過量飲酒亦顯著增加發病風險。
2.病理機制:動脈壁逐漸增厚,彈性減弱,導致管腔狹窄,影響腦部血流,嚴重時可引發腦缺血或出血。
3.癥狀表現:早期可能無癥狀,后期常見頭痛、眩暈、記憶力減退,嚴重者可發展為腦卒中。
4.診斷手段:通過血壓監測、血脂檢測、顱腦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評估腦血管狀況。
5.治療策略:控制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的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包括戒煙限酒、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必要時采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以預防血栓形成。
腦硬化雖無法完全逆轉,但通過積極管理基礎疾病、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延緩病情進展,降低腦卒中風險。定期體檢,及時發現并干預,對預防腦硬化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