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劉萍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接觸性皮炎是皮膚或黏膜接觸某些外界物質后,在接觸部位發生的炎癥反應。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9-12-15 10:49
1.【病因】常見病因包括刺激性物質,如強酸、強堿等;過敏性物質,如金屬飾品、化妝品中的某些成分等。
2.【癥狀表現】皮膚可出現紅斑、腫脹、丘疹、水皰,嚴重時會有糜爛、滲出。
3.【發病機制】接觸物刺激皮膚,引發免疫反應,導致炎癥。
4.【診斷方法】通過病史詢問、皮膚檢查、斑貼試驗等來明確診斷。
5.【治療方式】首先應避免再次接觸致敏或刺激物。癥狀較輕者,可外用爐甘石洗劑、糖皮質激素軟膏等。癥狀嚴重者,需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接觸性皮炎若能及時診斷和治療,通常預后良好。但預防至關重要,需注意避免接觸可疑物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