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明春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老人長期臥床易長褥瘡,這通常是由于局部皮膚長期受壓、血液循環不暢、營養不良、皮膚潮濕及摩擦等因素所致。若處理不當,可能引發嚴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應引起重視。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9-12-09 14:29
1.定期翻身:每1-2小時協助老人翻身一次,改變體位,減輕局部受壓。
2.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潮濕和摩擦,使用柔軟的床墊和衣物。
3.營養支持:保證老人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促進傷口愈合。
4.傷口處理:輕度褥瘡可使用碘伏消毒,涂抹褥瘡膏如磺胺嘧啶銀乳膏;若有感染,可遵醫囑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5.醫療干預:嚴重的褥瘡需及時就醫,可能進行清創、植皮等治療。
總之,對于長期臥床老人的褥瘡,要早發現、早處理,精心護理,以促進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