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潘速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內科
-
腦供血不足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動脈粥樣硬化、頸椎病、血液黏稠度高等。長期腦供血不足可能導致頭暈、頭痛、記憶力下降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腦梗死,應及時就醫診治。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9-12-10 17:08
1.病因及原理:動脈粥樣硬化是常見原因,血管壁脂質沉積使管腔狹窄;頸椎病可壓迫椎動脈影響供血;血液黏稠度高會降低血流速度。
2.檢查方法:包括頸部血管超聲、經顱多普勒超聲、頭顱CT或磁共振等,以明確病因及病變程度。
3.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腸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鈣片調節血脂。但需遵醫囑用藥。
改善生活方式: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
中醫治療:針灸、推拿等有助于緩解癥狀。
手術治療:嚴重的血管狹窄可能需要血管內介入治療或血管重建術。
康復訓練:針對出現的功能障礙進行康復訓練。
4.日常注意:避免突然改變體位,保證充足睡眠。
5.定期復查:監測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腦供血不足需要綜合治療,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改善生活方式,以促進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