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沁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科
-
溶血性貧血是一種由于紅細胞過早或過度破壞,導致血液中紅細胞數量減少的疾病。這種病癥的原因多種多樣:
2019-12-22 23:05
常見的原因包括遺傳因素、免疫系統異常、感染、藥物反應以及某些疾病狀態。
1. 遺傳因素:某些類型的溶血性貧血是由遺傳基因突變引起,如地中海貧血和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2. 免疫介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導致機體產生攻擊自身紅細胞的抗體,例如溫抗體型溶血性貧血。
3. 感染與炎癥:某些細菌或病毒感染,如瘧疾,可直接破壞紅細胞或引發免疫反應。
4. 藥物與毒素:某些藥物如奎寧、抗生素或化學物質可導致溶血,特別是對特定人群敏感者。
5. 器官異常:脾功能亢進或脾腫大(如肝硬化)可加速紅細胞破壞,而某些腫瘤也可能導致溶血。
溶血性貧血的治療取決于具體病因,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如糖皮質激素)、去除病因(如停用致敏藥物)、脾切除手術,甚至輸血或骨髓移植。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應密切關注體征變化,并遵循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檢查以評估病情進展。記住,任何關于疾病的決策都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