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延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大腸息肉是指從腸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其形成與遺傳、炎癥刺激、飲食、生活習慣及腸道微生態失衡等有關。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內鏡治療、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2019-12-22 21:01
1.內鏡治療:適用于較小且帶蒂的息肉。通過內鏡下圈套切除、電灼、黏膜切除術等方式去除息肉。
2.手術治療:對于較大、基底較寬、數量較多或有惡變傾向的息肉,需進行手術,如腹腔鏡下腸段切除術等。
3.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塞來昔布、舒林酸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息肉生長,但需遵醫囑使用。
4.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飲食,多吃蔬菜水果,減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攝入;戒煙限酒;適當運動,避免久坐。
5.定期復查:治療后應定期進行腸鏡復查,以便早期發現復發或新長的息肉。
大腸息肉的治療需根據息肉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并注意生活調理和定期復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大腸息肉? 大腸息肉是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到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大多見于直腸和乙狀結腸。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大腸息肉惡變率大概是為10%。大便中粗渣和異物及其他大腸息肉的病因可造成腸黏膜損傷或長期刺激腸黏膜上皮,最終可形成腸息肉狀突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