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余衛華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
三級
肝病門診/犬傷門診
-
支原體感染檢查涉及多種方式,包括痰培養、血清學檢測、核酸擴增試驗、尿液檢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旨在準確診斷不同類型的支原體感染。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9-12-04 13:40
1.痰培養:適用于疑似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情況,通過培養痰液樣本以尋找肺炎支原體的存在。
2.血清學檢測:常用血清標本檢測解脲支原體或生殖道支原體抗體,陽性結果指示近期感染。
3.核酸擴增試驗(NAAT):利用聚合酶鏈反應(PCR)等技術,直接檢測樣本中的支原體DNA或RNA,靈敏度和特異性較高。
4.尿液檢查:對尿液樣本進行支原體培養或抗體檢測,有助于診斷泌尿生殖系統感染。
5.組織病理學檢查:在某些情況下,如皮膚或黏膜病變,可通過組織活檢進行病理學分析,輔助診斷支原體感染。
綜合運用上述檢查手段,可根據感染部位和臨床表現選擇最合適的檢測方法,從而實現支原體感染的有效診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