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鏗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
三級
重癥肝病科
-
乙肝核心抗體本身并不具有傳染性,其存在表明曾經或正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途徑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以及性接觸傳播。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9-12-06 15:09
1.感染標志:乙肝核心抗體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標志,分為IgM型和IgG型。IgM型通常出現在急性感染早期,而IgG型則在感染后期出現,可能持續終生。
2.傳染途徑:乙型肝炎病毒主要通過血液、母嬰以及性接觸傳播。共用注射器、性伴侶間未采取防護措施以及母嬰垂直傳播是常見的傳播方式。
3.檢測意義:若HBcAg和HBsAg同時陽性,需進一步檢測HBV-DNA,以評估病毒復制情況。HBV-DNA陽性提示病毒活躍,傳染風險較高。
4.表面抗體:乙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是一種保護性抗體,表明機體對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若核心抗體和表面抗體同時陽性,提示病毒已被清除。
5.預防措施: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手段,避免使用未經消毒的個人用品,減少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以及采取安全性行為,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乙肝核心抗體的存在反映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歷史或現狀,其本身不具備傳染性。傳染與否需結合其他指標綜合判斷,預防措施對于控制乙型肝炎傳播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