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祥興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主要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物引起。與胃潰瘍相比,其疼痛特點有所不同。胃潰瘍常在餐后痛,而十二指腸潰瘍則多在饑餓時痛。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9-12-01 23:17
1. 病因:主要病因包括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非甾體抗炎藥物的使用,以及某些遺傳因素和生活壓力。
2. 疼痛機制:十二指腸潰瘍疼痛常在空腹時加重,因為此時胃酸分泌增多,直接刺激潰瘍面。餐后,食物可暫時緩沖胃酸,減輕疼痛。
3. 治療方案:治療通常包括抗菌療法消除幽門螺旋桿菌,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降低胃酸分泌,以及避免使用刺激性藥物。
4. 生活方式調整:改善飲食習慣,避免過度饑餓或過飽,減少刺激性食物攝入,同時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潰瘍愈合。
5. 藥物療程:通常需要持續用藥4-8周,且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完成,以防止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