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腹股溝疝是一種常見疾病,其發病機制、癥狀表現、診斷方式、治療手段以及飲食注意事項等都值得關注。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9-12-13 10:22
1.發病機制:腹股溝疝通常是由于腹壁薄弱,腹腔內的臟器通過薄弱區域突出形成。比如老年人腹壁肌肉萎縮、長期腹壓增高(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難)等都可能引發。
2.癥狀表現:主要表現為腹股溝區出現可復性包塊,站立或用力時突出,平臥休息或用手推送可回納。
3.診斷方式:醫生通過體格檢查,觀察包塊的位置、大小、形態等,結合患者的病史,多可明確診斷。必要時可進行超聲等檢查輔助診斷。
4.治療手段:手術是腹股溝疝的主要治療方法,如傳統的疝修補術、無張力疝修補術等。藥物治療一般無效。
5.飲食注意:正常飲食即可,但應避免食用過辣、過于油膩的食物,以防引起便秘等導致腹壓增高。
總之,腹股溝疝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注意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助于術后恢復和預防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