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小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長期慢性腹瀉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腸道感染、腸道疾病、食物不耐受、內分泌疾病和藥物副作用等。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9-12-02 22:29
1.腸道感染:如細菌、病毒或寄生蟲感染,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導致腹瀉。治療常需使用抗生素(如諾氟沙星、阿莫西林)或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
2.腸道疾病:像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炎癥性腸病,會引起腸道炎癥和功能紊亂。治療藥物包括美沙拉嗪、柳氮磺胺吡啶等。
3.食物不耐受:對某些食物成分過敏或不耐受,如乳糖不耐受。需避免食用相關食物。
4.內分泌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影響代謝和腸道蠕動。治療原發病,控制甲狀腺激素水平。
5.藥物副作用:某些降壓藥、降糖藥等可能導致腹瀉。必要時調整用藥。
6.精神心理因素:長期緊張、焦慮也可能引發。需調整心態,必要時心理治療。
長期慢性腹瀉病因復雜,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糞便常規、腸鏡等),明確病因后針對性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