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杰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癌癥是一種全球公共衛生問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現上升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癌癥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尤其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其負擔日益加重。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20-03-22 15:54
1. 發病率:隨著人口老齡化、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以及環境因素,癌癥發病率持續增長。尤其是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等常見類型。
2. 死亡率:晚期發現和治療困難是導致癌癥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盡管醫學進步提高了某些癌癥的生存率,但許多類型的癌癥仍然具有較高的死亡率。
3. 地區差異:發達國家由于篩查和早期診斷技術的應用,某些癌癥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在資源有限的發展中國家,癌癥往往在晚期才被發現,死亡率較高。
4. 預防與控制:全球范圍內,改善生活方式、加強疫苗接種(如HPV和乙肝疫苗)以及定期篩查是降低癌癥發病和死亡的關鍵策略。
5. 治療進步:現代醫學在癌癥治療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如靶向療法和免疫療法,這些新方法提高了部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
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確實較高,但通過早期預防、篩查和先進的治療手段,可以顯著改善患者預后。因此,公眾教育、健康促進和個體化的醫療策略對于癌癥防控至關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