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嬿釗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脾萎縮表現為脾臟體積縮小,常見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局部動脈栓塞、血供障礙、營養不良、慢性疾病等,可能伴隨消化不良、乏力、貧血等癥狀。診斷通常依據臨床表現、血液檢查、腹部超聲或CT掃描。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2020-03-10 14:49
1.先天性因素:部分個體可能由于遺傳或發育異常導致脾臟大小小于正常范圍。
2.局部動脈栓塞:脾動脈阻塞可引起脾組織缺血,長期可能導致脾萎縮。
3.血供障礙:如門靜脈高壓癥,可影響脾臟血流,造成脾功能受損和萎縮。
4.營養不良:長期營養缺乏,尤其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缺乏,可能影響脾臟維持正常形態和功能。
5.慢性疾?。喝缏愿尾?、某些血液病,這些疾病過程中脾臟功能過度活躍或受損,最終導致萎縮。
6.其他:包括感染、腫瘤等,也可能是脾萎縮的原因之一。
脾萎縮的診斷需要綜合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評估。若懷疑脾萎縮,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以確定確切原因,并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相應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