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經常頭痛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用眼過度、久坐不動、心腦血管疾病、腦血管狹窄以及高血壓等。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20-03-17 12:25
1.用眼過度:長時間用眼會使眼部肌肉緊張,神經疲勞,這種緊張可能通過神經傳導影響頭部,引發頭痛。可通過定時休息、眼保健操等緩解。
2.久坐不動:長時間保持坐姿,血液循環減緩,腦部供血相對不足,導致缺氧,進而引起頭痛。應定時起身活動。
3.心腦血管疾病:比如腦血栓形成、腦動脈硬化等,會使腦部血液循環受阻,腦細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從而產生頭痛。治療可能包括藥物溶栓、改善血液循環等。常用藥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
4.腦血管狹窄:當血管受到冷空氣、酒精等刺激時,血管收縮,狹窄加重,腦部供血減少,易出現頭痛,尤其是后腦勺部位。治療方法有血管擴張藥物治療、介入治療等。藥物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5.高血壓:血壓升高對血管壁產生較大壓力,刺激神經引起頭痛。治療需控制血壓,常用藥有硝苯地平、厄貝沙坦、美托洛爾等。
經常頭痛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頭痛頻繁發作或癥狀嚴重,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便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