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譚進富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胃腸胰外科
-
幽門梗阻通常是由于慢性潰瘍導致的瘢痕性狹窄,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手術旨在解除梗阻,恢復胃的正常排空功能,大多數情況下能夠顯著改善癥狀。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20-03-02 18:06
1. 手術類型:常見的手術包括幽門成形術或胃部分切除術(Billroth I 或 Billroth II),選擇哪種取決于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醫生的建議。
2. 恢復過程:手術后需要一定時間的康復期,期間可能需要胃腸減壓,并遵循特定的飲食和活動指導。
3. 癥狀改善:手術后,嘔吐宿食和進食困難等癥狀通常會顯著減輕或消失,生活質量得以提高。
4. 預后情況:多數患者在手術后能夠正常飲食,但需要長期監測以防止復發,定期復查以評估胃部功能。
5. 注意事項:手術雖有效,但并非無風險,可能出現并發癥,如感染、出血或吻合口瘺,因此術后護理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幽門梗阻手術能有效緩解癥狀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然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手術效果和風險也會有所差異,應在胃腸胰外科專家的指導下進行決策。術后遵循醫囑,定期隨訪,可提高手術成功的可能性和長期效果。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幽門梗阻? 幽門梗阻是指胃內容物進入十二指腸出現的機械性梗阻,由多種疾病發展而致幽門狹窄的結果。臨床上表現為上腹部脹滿、惡心和嘔吐,嘔吐物不含有膽汁,而含有未消化食物成分為其特征。在梗阻的早期階段,嘔吐為間歇性,且通常在飯后l小時內發生。惡性腫瘤患者常有消瘦,體重明顯下降等惡病質表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