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新穎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膽囊萎縮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的包括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癌、膽囊先天性發育不良、膽囊管梗阻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20-03-12 17:28
1.膽囊結石:結石長期刺激膽囊壁,導致炎癥反復發作,使膽囊逐漸失去功能而萎縮。
2.慢性膽囊炎:炎癥長期存在,損傷膽囊組織,使其纖維化、萎縮。
3.膽囊癌:癌細胞侵犯膽囊,破壞其正常結構和功能,引起萎縮。
4.膽囊先天性發育不良:膽囊先天發育異常,結構和功能不完善,易發生萎縮。
5.膽囊管梗阻:膽汁排出受阻,膽囊內壓力增高,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充盈,進而萎縮。
膽囊萎縮可能由多種因素造成,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萎縮? 慢性膽囊炎反復發作、經久不愈,致膽囊壁增厚,膽囊體積明顯縮小者,謂膽囊萎縮。此類病人常有較長的慢性膽囊炎或膽結石病史,平素癥狀不明顯,但易反復發作,經久不愈,病人除有膽區疼痛不適外,多伴有消化不良的癥狀,膽囊萎縮屬中醫學的“膽脹”范疇。《靈樞·脹論》云:“膽脹者,脅下脹痛,口中苦,善太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