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杰 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原發性縱隔感染,也稱為縱隔炎,是一種罕見的炎癥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縱隔內的組織受到感染。其病因多樣,可能包括感染性(如細菌、真菌)、免疫系統異常或某些罕見的病因。由于癥狀初期可能不典型,診斷往往需要綜合臨床表現和影像學檢查。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20-03-09 09:39
1. 病因:縱隔炎的常見病因包括細菌感染(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如曲霉菌)、病毒感染(如HIV)以及腫瘤或放療后的免疫力下降。
2. 非感染性因素:自身免疫疾病、藥物反應或外傷也可能導致縱隔炎的發生。
3. 癥狀:初期癥狀可能包括發熱、胸痛、咳嗽、乏力,隨著病情進展,可能出現吞咽困難、氣促和胸骨后疼痛。
4. 診斷:通過血液檢查、胸部CT掃描和可能的活組織檢查來確定感染源。
5. 治療:治療通常包括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治療,嚴重病例可能需要手術清除感染灶或放置引流管。患者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并密切監測病情變化。
原發性縱隔感染的治療需要個體化,早期識別和干預至關重要。除了藥物治療,患者應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營養,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定期復查和遵醫囑是確保康復的關鍵。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由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