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維平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
結石病發作時的疼痛較為劇烈,止痛通常需使用解痙藥和止痛藥,包括山莨菪堿、阿托品、黃體酮、雙氯芬酸鈉、鹽酸哌替啶等。同時,治療結石病還需綜合考慮結石大小、位置、患者身體狀況等。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2020-03-15 10:54
1.山莨菪堿:能解除平滑肌痙攣,緩解疼痛,常見副作用有口干、面紅等。
2.阿托品:可松弛輸尿管平滑肌,減輕疼痛,但可能引起心跳加快、視力模糊等。
3.黃體酮:不僅能解痙止痛,還有助于擴張輸尿管,促進結石排出,副作用相對較少。
4.雙氯芬酸鈉:屬于非甾體抗炎藥,具有鎮痛作用,可能會有胃腸道不適。
5.鹽酸哌替啶:強效鎮痛藥,多用于疼痛劇烈時,有成癮性,需嚴格控制使用。
結石病患者在疼痛發作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止痛藥物。同時,針對結石病應積極治療,包括藥物排石、體外碎石或手術取石等,以去除病因。治療期間要多喝水,適當運動,促進結石排出。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結石病? 結石病是人體異常礦化所致的一種以鈣鹽或脂類積聚成形而引起的一種疾病。表現為人體導管腔中或腔性器官(如腎臟、輸尿管、膽囊或膀胱等)的腔中形成的固體塊狀物。常見的結石有膽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胰導管結石、唾液腺導管結石、闌尾糞石、胃石、包皮石和牙石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