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腦梗死,主要基于血小板的作用、血液凝固機制、血管內皮功能、血栓形成過程以及藥物的作用靶點等。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20-03-14 09:43
1.血小板作用: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形成中起關鍵作用。腦梗死常因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血管。
2.血液凝固機制:血液凝固是復雜過程,抗血小板藥物能干擾其中關鍵環節,降低血栓形成風險。
3.血管內皮功能:健康的血管內皮能抑制血栓形成,受損時易致血栓,此類藥物有助于保護內皮。
4.血栓形成過程:血栓形成包括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釋放等步驟,藥物可在多個步驟發揮作用。
5.藥物作用靶點:如阿司匹林抑制環氧化酶,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受體,替格瑞洛作用于血小板信號通路等。
總之,抗血小板藥物通過多種機制協同作用,減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從而有效預防腦梗死的發生。但使用時需遵醫囑,定期復查。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