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腸液一般呈堿性,這是由于其含有多種成分,如碳酸氫鹽、腸激酶、多種消化酶等,共同維持了腸液的堿性環境。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1. 碳酸氫鹽:在腸液中含量較高,能中和胃酸,創造有利于消化酶發揮作用的環境。 2. 腸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促進蛋白質的消化,其活性在堿性條件下較好。 3. 消化酶: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等,多數消化酶在堿性環境中活性較高,有助于食物的分解和吸收。 4. 黏液:具有潤滑和保護腸黏膜的作用,其分泌和功能的維持也與堿性環境相關。 5. 離子平衡:腸液中的鈉離子、鉀離子等的平衡,對于維持腸液的堿性也起到一定作用。 總之,腸液的堿性環境對于腸道的消化、吸收和保護功能至關重要,一旦腸液的酸堿度失衡,可能會導致消化吸收障礙及腸道疾病。
2024-11-19 11:1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