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通常難以自愈,因為其具有較強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會對胃黏膜造成持續損害。幽門螺桿菌感染與多種胃部疾病密切相關,如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1. 幽門螺桿菌的生物學特性:幽門螺桿菌能在胃酸環境中生存,其產生的尿素酶等物質有助于其定植和侵襲胃黏膜。 2. 感染后的胃部損傷:可引起胃黏膜炎癥、糜爛、潰瘍,破壞胃黏膜的屏障功能。 3. 機體免疫反應: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難以有效清除幽門螺桿菌。 4. 持續感染的危害:長期感染可能導致慢性胃炎反復發作,增加胃癌發生的風險。 5. 治療的必要性:為了預防和治療相關疾病,通常需要采取藥物治療等干預措施。 總之,幽門螺桿菌感染一般不會自愈,一旦確診,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以降低相關疾病的發生風險。
2024-11-19 1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