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檢查肝膽胰脾的方法主要有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檢查、體格檢查、內鏡檢查、病理檢查等。自行用藥存在隱患,身體出現不適時,請務必咨詢醫生,科學治療。 1. 影像學檢查:包括超聲檢查、CT 檢查、磁共振成像(MRI)等。超聲檢查方便快捷,可初步判斷器官形態和結構;CT 檢查能更清晰地顯示細微病變;MRI 對軟組織分辨力高。 2. 實驗室檢查:如肝功能檢查、淀粉酶檢測、腫瘤標志物測定等。肝功能檢查能反映肝臟功能狀態;淀粉酶檢測有助于診斷胰腺炎;腫瘤標志物對腫瘤的篩查有一定意義。 3. 體格檢查:通過視診、觸診、叩診、聽診來初步了解器官情況。 4. 內鏡檢查:如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ERCP),可直接觀察胰膽管情況。 5. 病理檢查:對疑似病變組織進行活檢,明確病變性質。 綜合運用多種檢查方法,能更準確地評估肝膽胰脾的健康狀況,為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檢查方法。
2024-11-19 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