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興祥 主任醫師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肝臟實質密度普遍性減低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膿腫、肝臟腫瘤等。健康無小事,身體不適切莫忽視。及時就醫,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1. 脂肪肝:由于脂肪在肝細胞內過度蓄積所致。常見于肥胖、酗酒、糖尿病等人群。治療以調整飲食、增加運動、控制體重為主。 2. 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引起肝細胞損傷。需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有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等。 3. 肝硬化:肝臟長期受損后的纖維化改變。治療包括病因治療、保肝治療等。 4. 肝膿腫:細菌、真菌等感染導致。多采用抗生素治療,如頭孢曲松、甲硝唑等。 5. 肝臟腫瘤:包括良性和惡性腫瘤。良性腫瘤定期復查,惡性腫瘤則需綜合治療,如手術、放化療等。 總之,發現肝臟實質密度普遍性減低,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并定期復查。
2024-11-19 1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