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玉君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頸椎病引起高血壓的原因較為復雜,主要包括神經刺激、血管受壓、頸椎結構改變、肌肉緊張以及內分泌紊亂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1.神經刺激:頸椎病變可能刺激交感神經,使其興奮性增高,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2.血管受壓:頸椎增生等可能壓迫椎動脈,影響腦部供血,機體通過升高血壓來代償。 3.頸椎結構改變:頸椎曲度異常、椎間關節錯位等,可影響血管神經功能,引起血壓波動。 4.肌肉緊張:頸部肌肉長期緊張,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促使血壓上升。 5.內分泌紊亂:頸椎病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激素失衡,進而影響血壓調節。 對于頸椎病高血壓的治療,藥物選擇需根據具體情況。常用藥物有硝苯地平緩釋片、厄貝沙坦片、美托洛爾片等。但藥物治療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同時要積極治療頸椎病,如物理治療、牽引等。 總之,頸椎病高血壓需要綜合治療,既要關注血壓的控制,也要針對頸椎病進行有效的干預,以達到穩定血壓、緩解癥狀的目的。
2024-11-20 1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