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在操作方法、適用范圍、切除深度、并發癥、術后恢復等方面存在差異。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1. 操作方法:EMR 通常采用圈套器切除病變,而 ESD 需使用特殊刀具逐層剝離病變。 2. 適用范圍:EMR 適用于較小且表淺的病變,ESD 可處理較大、形態不規則或浸潤較深的病變。 3. 切除深度:EMR 切除深度較淺,ESD 能實現更深度的切除。 4. 并發癥:EMR 并發癥相對較少,如出血、穿孔等;ESD 發生并發癥的風險略高。 5. 術后恢復:EMR 術后恢復較快,ESD 術后恢復時間較長。 總之,EMR 和 ESD 各有特點,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2024-12-02 1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