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霉菌性食管炎的發生通常與以下因素有關:機體免疫力下降、長期使用抗生素、基礎疾病影響、醫源性因素以及不良生活習慣。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1.機體免疫力下降:當身體的免疫功能減弱,如患有艾滋病、糖尿病、惡性腫瘤等疾病,或長期接受放化療,人體對霉菌的抵抗力降低,容易引發霉菌性食管炎。 2.長期使用抗生素:大量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會破壞體內正常菌群平衡,導致霉菌過度生長。 3.基礎疾病影響: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硬化等,會使身體處于虛弱狀態,增加霉菌感染的風險。 4.醫源性因素:進行胃鏡等侵入性檢查或治療時,如果器械消毒不徹底,可能會帶入霉菌引發感染。 5.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飲食不規律、過度勞累、精神壓力大等,也可能削弱身體抵抗力,為霉菌感染創造條件。 總之,霉菌性食管炎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自身免疫力。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2024-12-02 1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