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脾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可通過藥物調理。調理脾虛的藥物包括健脾益氣類、祛濕類、消食類、溫陽類、理氣類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1.健脾益氣類:如人參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等。 2.祛濕類:參苓白術散能補脾胃、益肺氣、祛濕氣,對脾虛濕盛導致的氣短咳嗽、肢倦乏力有效。 3.消食類:保和丸可消食導滯和胃,用于食積停滯、脘腹脹滿等脾虛兼食積的情況。 4.溫陽類:附子理中丸有溫中健脾的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等。 5.理氣類:木香順氣丸能行氣化濕、健脾和胃,對肝郁氣滯、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悶有效。 需要注意的是,用藥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且要結合個人體質和具體病情。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對改善脾虛也很重要。
2024-12-02 1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