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底腺息肉是胃內常見的息肉類型,其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藥物使用、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黏膜損傷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1.遺傳因素:部分人由于遺傳基因的影響,更容易出現胃底腺息肉。 2.藥物使用:長期使用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可能增加胃底腺息肉的發生風險。 3.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胃部炎癥,進而可能導致胃底腺息肉。 4.胃黏膜損傷:長期飲酒、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導致胃黏膜受損,可能引發息肉。 5.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缺乏運動等,也可能促使息肉形成。 6.胃酸分泌異常:胃酸分泌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影響胃黏膜環境,誘發息肉。 總之,胃底腺息肉多數為良性,但也需要引起重視。如果發現有胃底腺息肉,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或定期復查。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保護胃部健康。
2024-12-02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