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直腸息肉不會自行消失,主要與息肉的類型、生長機制、局部環境、遺傳因素以及機體免疫狀態等有關。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1.息肉類型:炎性息肉通常由炎癥刺激引起,增生性息肉多為黏膜增生,腺瘤性息肉有惡變傾向,這些類型一般不會自行消退。 2.生長機制:息肉形成后,細胞異常增生和分化,形成獨立的組織結構,難以自行恢復正常。 3.局部環境:直腸內的酸堿度、菌群平衡、糞便刺激等環境因素持續存在,不利于息肉自行消失。 4.遺傳因素:某些基因突變或遺傳易感性可能導致息肉發生,且難以自行改善。 5.機體免疫狀態:若免疫功能異常,無法有效識別和清除息肉細胞,息肉也難以自行消失。 總之,直腸息肉通常不會自行消失。一旦發現,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息肉的大小、類型、數量等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內鏡下切除等。同時,定期進行腸鏡檢查,有助于早期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新息肉。
2024-12-02 21:3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