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直腸息肉的臨床癥狀多樣,診斷需綜合多種方法,包括癥狀觀察、直腸指檢、腸鏡檢查、病理活檢、影像學檢查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1.癥狀表現:常見癥狀有便血,多為鮮紅色;大便習慣改變,如次數增多、腹瀉或便秘;腸道刺激癥狀,如腹痛、腹脹等;較大息肉可能導致腸套疊、腸梗阻。 2.直腸指檢:可觸及低位直腸息肉,了解息肉大小、位置、質地等。 3.腸鏡檢查:直觀觀察息肉形態、大小、數量、位置,并可取組織進行病理活檢。 4.病理活檢:明確息肉性質,判斷是炎性、增生性還是腺瘤性等,以確定治療方案。 5.影像學檢查:如鋇劑灌腸,有助于發現較大或位置較高的息肉。 總之,直腸息肉的診斷需要綜合多種檢查方法,以便早期發現、準確診斷和及時治療,預防惡變。
2024-12-02 21:3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