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麥韻屏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吃剩飯或炒飯后出現肚子脹痛、上吐下瀉,可能是食物變質、消化不良、胃腸炎癥、腸道菌群失調、食物過敏等原因引起。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1.食物變質:剩飯或炒飯保存不當易滋生細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食用后會引發胃腸道炎癥,導致不適。治療時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并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2.消化不良:這類食物可能過于油膩或難以消化,加重胃腸負擔。可使用促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以及助消化藥,如健胃消食片。 3.胃腸炎癥:炎癥刺激胃腸黏膜,引起癥狀。除了上述治療,還可能用到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 4.腸道菌群失調:有害菌增多影響腸道功能。可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 5.食物過敏:對食物中的某些成分過敏。需避免再次食用,必要時使用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 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盡量不吃剩飯,烹飪食物要新鮮、清淡、易消化。
2024-12-03 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