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麗娟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心肺復蘇的持續時間并非簡單地以 5 個循環或 2 分鐘來衡量,而是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心跳呼吸恢復情況、現場環境、施救者的體力等多種因素,包括患者的基礎疾病、復蘇效果、急救設備的可用性、后續救援的及時性等。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1. 患者的基礎疾病:若患者本身患有嚴重的心臟病,心肺復蘇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2. 復蘇效果:通過觀察患者的呼吸、心跳、意識等,判斷復蘇是否有效,若無效則需持續進行。 3. 急救設備的可用性:如有除顫儀等設備,可根據設備提示決定復蘇時長。 4. 后續救援的及時性:若急救人員即將到達,可在其指導下決定是否繼續。 5. 施救者的體力:若施救者體力不支,可能影響復蘇效果和持續時間。 總之,心肺復蘇的時長應靈活判斷,以爭取最大可能恢復患者的生命體征,為進一步的醫療救治創造條件。
2024-12-03 0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