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麗娟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胸悶氣短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心臟疾病、肺部疾病、精神因素等。通過按摩內關穴、膻中穴、天池穴、神門穴、極泉穴等部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緩解癥狀。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1.內關穴:位于前臂掌側,腕橫紋上 2 寸。按摩此穴能寧心安神、理氣止痛,對緩解胸悶氣短有一定幫助。 2.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按摩膻中穴可寬胸理氣,改善胸部氣血運行。 3.天池穴:位于胸部,當第 4 肋間隙,乳頭外 1 寸,前正中線旁開 5 寸。按摩天池穴能疏通局部氣血,緩解胸悶不適。 4.神門穴:位于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按摩神門穴具有養心安神的作用,有助于減輕因精神緊張導致的胸悶氣短。 5.極泉穴:位于腋窩頂點,腋動脈搏動處。按摩極泉穴能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胸部憋悶感。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只能作為輔助緩解的方法。如果胸悶氣短癥狀頻繁出現或較為嚴重,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心內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心電圖、心臟彩超、胸部 CT 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2024-12-03 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