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卓勝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血管堵塞是指血管內出現粥樣硬化斑塊、血栓等物質,導致血管腔狹窄或完全阻塞,影響血液流動。其原因包括血管內皮損傷、血液黏稠度增加、血脂異常、高血壓、糖尿病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1.血管內皮損傷:血管內皮受損后,易引發炎癥反應,促使脂質沉積,形成斑塊。 2.血液黏稠度增加:如紅細胞增多癥、血小板增多癥等,使血液流動減緩,增加堵塞風險。 3.血脂異常:膽固醇、甘油三酯等過高,易沉積在血管壁,導致血管狹窄。 4.高血壓: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內皮,加速粥樣硬化進程。 5.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變,影響血管功能。 6.吸煙:有害物質損傷血管內皮,促進血栓形成。 總之,血管堵塞危害較大,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一旦出現相關癥狀,如胸痛、頭暈等,應及時就醫,進行血管超聲、CT 血管造影等檢查,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采取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或手術治療等方法。平時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血管堵塞的發生。
2024-12-03 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