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麗娟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液體外滲和滲出在發生機制、表現、影響、處理方法及常見原因等方面存在區別。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1. 發生機制:外滲通常是由于輸液時針頭刺破血管壁,液體進入周圍組織;滲出則多因血管通透性增加,液體從血管內滲出到組織間隙。 2. 表現:外滲局部腫脹明顯,可能伴有疼痛;滲出腫脹相對較輕,疼痛可能不顯著。 3. 影響:外滲可能導致組織壞死等嚴重后果;滲出一般影響較小。 4. 處理方法:外滲需立即停止輸液,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等;滲出多以觀察為主,必要時濕敷。 5. 常見原因:外滲常見于穿刺不當、輸液速度過快等;滲出常因炎癥、過敏等。 總之,液體外滲和滲出雖然有所不同,但都需要及時發現和處理,以減少對身體的不良影響。
2024-12-03 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