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卓勝青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心內科
-
飽餐后容易引起心絞痛,主要與血液重新分布、心肌耗氧量增加、胃腸道負擔加重、神經內分泌調節失衡、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等有關。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1.血液重新分布:進食后,大量血液流向胃腸道,以幫助消化和吸收,導致心臟供血相對減少,心肌缺血缺氧,易誘發心絞痛。 2.心肌耗氧量增加:飽餐使機體代謝增強,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從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引發心絞痛。 3.胃腸道負擔加重:過多的食物在胃腸道堆積,加重胃腸道負擔,引起腹腔壓力升高,間接影響心肺功能。 4.神經內分泌調節失衡:飽餐后,體內神經內分泌系統發生變化,如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兒茶酚胺等物質,導致血管收縮,心肌供血不足。 5.血管內皮功能障礙:長期飽餐可能導致血管內皮受損,影響血管的舒張功能,使冠狀動脈血流減少,誘發心絞痛。 總之,為了減少心絞痛的發作風險,應注意合理飲食,避免過飽。一旦出現心絞痛癥狀,需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常用的治療藥物包括硝酸甘油、美托洛爾、阿司匹林等。
2024-12-03 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