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低血壓本身一般不會直接引發尿毒癥,但長期嚴重的低血壓可能通過影響腎臟灌注、加重腎臟疾病等方式間接增加患尿毒癥的風險。這包括腎臟血流不足、腎功能受損、誘發腎性高血壓、加重原有腎病、導致腎組織缺血壞死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1.腎臟血流不足:低血壓會使腎臟的血液供應減少,影響腎臟的正常代謝和功能。長期的血流灌注不足,可能導致腎臟細胞損傷。 2.腎功能受損:腎臟功能受到影響,無法有效過濾和排泄廢物,毒素在體內蓄積。 3.誘發腎性高血壓:低血壓狀態糾正后,可能出現血壓反彈,誘發腎性高血壓,進一步損害腎臟。 4.加重原有腎病:若本身存在腎臟疾病,低血壓會使病情惡化,加速向尿毒癥發展。 5.導致腎組織缺血壞死:嚴重且持續的低血壓,可能造成部分腎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 總體來說,低血壓雖不是尿毒癥的直接病因,但對腎臟健康有潛在威脅。一旦發現低血壓,應積極查找原因并治療,同時關注腎臟功能,定期進行相關檢查。
2024-12-03 1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