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高滲性脫水和低滲性脫水在病因、癥狀、血鈉濃度、治療方法及對身體的影響等方面存在差異。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1.病因:高滲性脫水多因水分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如高熱、大量出汗等;低滲性脫水常因體液丟失后只補充水未補充電解質,如大量嘔吐、腹瀉等。 2.癥狀:高滲性脫水患者口渴明顯,皮膚干燥;低滲性脫水則易出現頭暈、惡心、乏力等。 3.血鈉濃度:高滲性脫水血鈉高于 150mmol/L,低滲性脫水血鈉低于 130mmol/L。 4.治療方法:高滲性脫水補充水分為主,適當補鈉;低滲性脫水以補充等滲或高滲鹽水為主。 5.對身體影響:高滲性脫水易導致細胞內脫水,影響細胞功能;低滲性脫水可引起腦水腫等。 總之,高滲性脫水和低滲性脫水雖然都屬于脫水,但在多個方面有別,準確診斷并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至關重要。
2024-12-03 1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