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馬明明 主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腎穿刺可能會引起出血、感染、損傷周圍組織、出現腎周血腫、誘發尿潴留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1. 出血:包括穿刺部位的少量滲血和較嚴重的腎臟內出血。少量滲血通常可自行停止,嚴重出血則需及時處理。 2. 感染:穿刺過程中若消毒不嚴格或術后護理不當,可能導致穿刺部位或腎臟發生感染。 3. 周圍組織損傷:可能會損傷臨近的器官和組織,如輸尿管、腎盂等。 4. 腎周血腫:穿刺后腎臟周圍可能形成血腫,多數可自行吸收,較大血腫需治療。 5. 尿潴留:穿刺后可能因疼痛、緊張等因素導致排尿困難,出現尿潴留。 總體來說,腎穿刺是一種有創檢查,但在嚴格掌握適應證、規范操作及術后護理的情況下,其風險相對可控。患者不必過于擔憂,如有疑慮應與醫生充分溝通。
2024-12-03 1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