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一般來說,從醫學角度看,超過晚上 11 點入睡就算熬夜,這取決于個人的生物鐘、睡眠時長、睡眠質量、日常作息規律以及身體的恢復能力等。如果身體不適,請盡快尋求醫療幫助,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莫自行用藥。 1. 生物鐘:每個人都有相對固定的生物鐘,如果長期違背自身生物鐘的規律入睡,就容易導致身體機能紊亂。 2. 睡眠時長:成年人通常需要 7 - 9 小時的睡眠,如果入睡過晚導致睡眠時長不足,也屬于熬夜。 3. 睡眠質量:即使入睡時間不算太晚,但睡眠過程中頻繁醒來、多夢、淺眠,也會影響身體恢復,可視為一種“隱性熬夜”。 4. 日常作息規律:長期不規律的作息,比如今天 9 點睡,明天 2 點睡,會打亂身體的節奏,也屬于熬夜。 5. 身體恢復能力:個體之間身體恢復能力不同,有些人可能偶爾晚睡影響不大,但對于恢復能力差的人,稍晚入睡就可能造成不良影響。 總之,判斷是否熬夜不能僅依據入睡時間,要綜合多方面因素。保持規律且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維持身體健康。
2024-12-04 1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