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判斷是否為腦癱可從運動障礙、姿勢異常、智力發育、語言功能、視力聽力、反射情況、肌肉張力等方面進行,如肢體不協調、異常姿勢、智力低下、語言遲緩、視聽障礙、原始反射異常、肌肉過緊或過松等。面對身體不適,切勿拖延,應立即就醫并遵循醫囑,安全有效地恢復健康。 1. 運動障礙:表現為肢體動作不靈活、不協調,難以完成精細動作,如抓握、書寫等。 2. 姿勢異常:常出現頭部后仰、脊柱側彎、下肢交叉等異常姿勢。 3. 智力發育:存在智力水平低于同齡人,學習困難,理解能力差。 4. 語言功能:說話晚、發音不清、語言表達能力差或無法說話。 5. 視力聽力:可能有視力模糊、斜視、聽力減退或喪失。 6. 反射情況: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擁抱反射等消失延遲,或出現病理反射。 7. 肌肉張力:肌肉張力過高或過低,影響肢體活動。 如果發現孩子存在上述多種表現,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全面評估和診斷,以便盡早開展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4-12-04 19:49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