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老年性癡呆與血管性癡呆的鑒別,主要在于病因、起病形式、癥狀特點、影像學表現以及治療反應等方面。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1. 病因:老年性癡呆主要與遺傳、神經退變等有關;血管性癡呆多由腦血管疾病導致,如腦梗死、腦出血等。 2. 起病形式:老年性癡呆起病隱匿,進展緩慢;血管性癡呆常急性起病,病情波動。 3. 癥狀特點:老年性癡呆早期以記憶障礙為主,后期出現全面認知功能下降;血管性癡呆常有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癥狀,如偏癱、失語等。 4. 影像學表現:老年性癡呆腦萎縮明顯,尤其是海馬體;血管性癡呆可見腦血管病變相關的梗死、缺血灶。 5. 治療反應:老年性癡呆對改善腦代謝的藥物反應一般;血管性癡呆對改善腦循環的藥物反應較好。 總之,通過綜合分析上述多個方面,可以對老年性癡呆和血管性癡呆進行較為準確的鑒別診斷,從而為患者制定更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2-04 20:1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血管性癡呆? 血管性癡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由于腦血管病引起的癡呆。1896年,Emil Kraepelin首先提出動脈硬化性癡呆(arteriosclerotic dementia)的概念,之后許多學者又提出了不同的命名,如腔隙狀態、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SAE)、多發梗死性癡呆(MID)、腔隙性癡呆(lacunar dementia)、遺傳性多發梗塞性癡呆(HMID)等。為避免誤解,有專家建議凡與血管性因素有關的癡呆統稱為血管性癡呆。血管性因素主要指腦內血管即頸動脈與椎基底動脈兩大系統,可以是這些血管本身的病變,也可以是顱外大血管及心臟的病變,間接影響腦內血管供血不足而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改變,最終使大腦功能全面衰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