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肌肉萎縮是一種較為復雜的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神經損傷、肌肉疾病、營養不良、長期制動、遺傳因素等。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1.神經損傷:當控制肌肉的神經受到損傷,如神經炎、神經受壓等,會導致肌肉失去神經的支配和營養,進而發生萎縮。常見的有頸椎病導致的上肢神經受壓、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下肢神經受壓等。 2.肌肉疾病:例如肌營養不良癥、多發性肌炎等,這些疾病直接影響肌肉的結構和功能,導致肌肉萎縮。 3.營養不良: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維生素缺乏等,會影響肌肉的正常代謝和生長,引起萎縮。 4.長期制動:受傷或手術后長時間臥床、肢體固定不動,肌肉缺乏運動刺激,逐漸萎縮。 5.遺傳因素:某些遺傳性疾病,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會導致肌肉逐漸萎縮無力。 總之,肌肉萎縮的原因多樣,需要綜合多種檢查和評估來明確診斷。一旦發現肌肉萎縮,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或骨科就診,以便盡早明確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2024-12-10 1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