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可立 副主任醫師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市八醫院
三級
肝病一科
-
基因技術在門靜脈高壓癥治療上有一定潛力,但目前還不能稱為救星。基因技術可調節血管生成、改善肝功能、抑制纖維化、調節免疫反應、降低門脈阻力等。 1. 調節血管生成:基因技術可調控血管生成相關因子,改善門靜脈高壓癥患者的血管異常生成情況。 2. 改善肝功能:通過特定基因手段,有可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和修復,提升肝臟功能,緩解門靜脈高壓。 3. 抑制纖維化:能抑制肝臟纖維化進程,減少纖維組織對門靜脈的壓迫。 4. 調節免疫反應:調節機體免疫反應,減輕肝臟炎癥,對門靜脈高壓癥的治療有積極意義。 5. 降低門脈阻力:基因干預可影響血管平滑肌的功能,降低門靜脈阻力。 雖然基因技術在門靜脈高壓癥治療方面展現出多種潛在作用,但目前仍處于研究階段,存在諸多技術難題和安全問題需要解決。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可能為門靜脈高壓癥的治療帶來新的突破,但現階段不能將其視為救星。患者還是應遵循現有的規范治療方案,并及時關注醫學研究的新進展。
2025-02-27 12:05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門靜脈高壓癥? 門靜脈系統血流受阻或血流量增加,導致門靜脈以及屬支靜脈壓力升高,稱為門靜脈高壓癥(portal hypertension,PHT)。PHT這一醫學術語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并獲得接受。正常門靜脈壓為0.665~1.33kPa(5~10mmHg),較下腔靜脈壓稍高。當門靜脈壓高于0.665kPa(5mmHg)以上,或門靜脈壓>2942Pa(30cmH2O)時,提示存在門脈高壓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