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羅偉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三級甲等
放療科
-
放療疼與不疼差距大,主要與放療部位、放療劑量、個體敏感度、腫瘤類型、身體基礎狀況等因素有關。 1. 放療部位:不同部位對放療的耐受程度不同,如頭頸部放療可能影響口腔黏膜、唾液腺等,易產生疼痛;而四肢等部位相對疼痛反應可能較輕。 2. 放療劑量:劑量越高,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可能越大,疼痛的可能性和程度也會增加。 3. 個體敏感度:每個人對疼痛的感知和耐受存在差異,有些患者痛閾較低,輕微不適就會感覺疼痛明顯;而痛閾高的患者可能對同樣的放療反應感覺不那么疼。 4. 腫瘤類型:某些腫瘤生長方式特殊,侵犯周圍神經或組織,放療時可能會加重疼痛;而一些相對良性、邊界清晰的腫瘤,放療疼痛反應可能較小。 5. 身體基礎狀況:身體狀況好、免疫力強的患者,對放療的耐受性可能更好,疼痛反應相對較輕;而本身存在其他疾病、身體虛弱的患者,可能更容易感到疼痛。 放療疼與不疼差距大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了解這些因素,有助于醫(yī)生在放療前評估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疼痛情況,提前采取相應措施,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放療的耐受性和治療效果。
2025-04-01 10: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