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擔心這擔心那,這是什么心理疾病
近幾個月總是控制不住地擔心各種事情,工作稍微出點錯就覺得自己要被辭退,身體偶爾酸痛就懷疑得了重病,連家人晚回家十分鐘都開始胡思亂想。明明知道這些擔憂不合理,但腦子里像裝了個自動警報器,每天至少要檢查五次門窗是否鎖好,這種狀態已經嚴重影響了睡眠和正常生活。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劍平 主任醫師
無錫精神病醫院
婚姻情感
-
你描述的這種情況在臨床上屬于典型的過度焦慮狀態,我們稱之為廣泛性焦慮障礙。這種持續性的擔憂就像大腦開啟了"危險掃描模式",即便沒有實際威脅,也會不斷發出警報信號。長期處于這種狀態會導致身體出現心慌、失眠、肌肉緊張等反應,就像手機一直開著高性能模式,電量自然消耗得特別快。 建議從三個方面進行調整:,每天固定30分鐘"焦慮時間",把擔心的內容寫在紙上,其他時間出現擔憂念頭就告訴自己"到點再處理";第二,練習區分"事實"和"腦補",比如當想到"家人出車禍"時,立即尋找現實證據(他們是否真的在危險路段);培養身體"緊急制動"能力,當察覺心跳加快時,馬上進行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吐氣8秒)。這些方法需要像健身一樣每天練習,通常4-6周會開始見效。 不必因為擔憂本身產生二次焦慮,這種狀態就像心理感冒一樣常見且可。如果出現連續三天完全失眠,或者出現手抖、呼吸困難影響工作的情況,建議及時復診調整干預方案。現在開始可以記錄每天的"有效焦慮時間"(需要處理的現實問題),你會發現實際需要擔心的部分可能不到10%。
2025-04-02 1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