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紅瑛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產科
-
lot胎位即左枕橫位,可通過胸膝臥位、橋式臥位、外倒轉術、艾灸至陰穴、適當運動等方法矯正。 1. 胸膝臥位:孕婦排空膀胱,松解褲帶,跪于床上,大腿與床面垂直,胸部盡量貼近床面,每日2 - 3次,每次15分鐘左右。 2. 橋式臥位:孕婦仰臥,將腰部抬起,下面墊上靠墊或枕頭,使臀部抬高30 - 35厘米,每次保持10 - 15分鐘,每天做2 - 3次。 3. 外倒轉術:在孕32 - 34周左右,由醫生通過向孕婦腹壁施加壓力,用手向前或向后旋轉胎兒,使其轉為正常胎位,但該方法有一定風險,需謹慎操作。 4. 艾灸至陰穴:至陰穴位于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處,艾灸此穴位可刺激胎兒活動,增加胎位轉正的機會,每天艾灸1 - 2次,每次15 - 20分鐘。 5. 適當運動:孕婦可進行散步、爬樓梯等運動,有助于胎兒在宮內活動,從而調整胎位。 lot胎位可通過上述多種方法進行矯正,但每種方法都有其適用情況和注意事項。若胎位在臨近分娩時仍未矯正,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
2025-04-03 06:32
-